航拍 Hyperlapse 三部曲-拍攝、執相、製片全攻略

不少攝影朋友買航拍機回來均只用作拍照。有些朋友覺得拍片既難操控,亦難拍得好。之前親授過幾位朋友拍攝 Hyperlapse (移動延時攝影),令各位眼界大開,興奮不已!

在此一次過分享 Hyperlapse 的拍攝與後制。如果對於機身直出的 1080p hyperlapse 片已感滿意的話,只需看航拍心得分享(4)便可。但如果嫌機身直出的 hyperlapse 片解像度不足或者裁切得太多的話,可自行執相及製成質素較高的 4k hyperlapse 片。

航拍心得分享(4):如何拍好一條 Hyperlapse

拍攝篇是根基,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掌握拍攝 hyperlapse 的技巧。

航拍心得分享(4) 的摘要:

1. 器材

  • 使用有內置 Hyperlapse 拍攝的航拍機:Mavic 2 Pro/Zoom、Mavic Air 2
  • ND 鏡或 ND/PL 鏡套裝

2. 設定

  • 保留 RAW 檔!保留 RAW 檔!保留 RAW 檔!
  • 最短間隔:2秒 或以下 (不要使用 Mavic Air 2 的 8k – 6秒間隔)
  • 最慢速度:1 m/s (3.6km/h) 或以下
  • 手動曝光 vs 自動曝光
  • 如果可調光圈,不可少於 f/5.6,否則畫質下降!
  • 最佳快門 ¼ 秒以製造拖尾感,如有需要可使用 ND 鏡

3. 拍攝

  • Waypoint、Course Lock、Circle 的決擇
    • Circle:簡單的圍繞興趣點,由於變化少,轉一個圈會比較悶
    • Course Lock:機的面向與走向可以不同,可以一直面向一個興趣點
    • Waypoint:不同面向角度 (包括機身 + 鏡頭 tilt 角) 、不同高度及不同的路徑,盡量用盡 5 個 Waypoint
  • 如條件許可,不斷變化高度、機身面向及鏡頭 tilt 角
  • 拍攝途中不要調整曝光 (光圈/快門)
  • Circle 及 Course Lock 可於途中增加拍攝時間/張數

航拍心得分享(5):如何後制一條 hyperlapse-相片處理

如果想自行建立及後製 hyperlapse,下一步便是相片處理。筆者用 Adobe Lightroom 作為相片後制工具。

航拍心得分享(5) 的摘要:

  • 匯入整個 hyperlapse folder 的相片 (每條 hyperlapse 一個 sub-folder)
  • 逐一 sub-folder 處理,只需調整第一張相片
    • 用 Auto 先看效果
    • 一般來說不需調整 White Balance
    • 調整 Whites 及 Highlights 避免過曝
    • 要除去薄霧,可增加 Dehaze 或減 Blacks
    • 暗位可用 Shadows 推高,但切勿濫用,令相片不自然
    • 可增加 Texture 提高質感,但避免用 Clarify 或 Sharpening 銳化
    • Saturation 通常歸 0,Vibrance 視乎情況增減,有時甚至要減色
    • 避免對比度太高,Contrast 一般為 0 甚至負數
    • 如想突出天上的雲,利用 GND 為相片上半部份進行壓光
  • Copy & Paste Metadata 至其他相片
  • 匯出所有相片至一個 sub-folder 內

航拍心得分享(6):如何後制一條 hyperlapse-影片製作

相片處理好之後,最後一步是匯入至影片編輯軟件。筆者用 Apple Final Cut Pro X 作為影片編輯工具。

航拍心得分享(6) 的摘要:

 1. 生成短片

  • 建立新 Library (如需要) 及 建立 Event:4K 30p
  • 匯入整條 hyperlapse 的所有相片
  • Toggle clip display:filmstrip mode -> list mode 以確保相片按名稱排序
  • 按 CMD-A 選擇所有相片,按 E 鍵放入 project timeline 末端
  • 點擊 Timeline window,按 CMD-A 選擇所有 clip
  • 按 CTRL-D, 1 更改所有 clip 的長度為 1 frame
  • 按 Option-G 將所有 clip 合成一個 compound clip (無需命名)
  • 按 Shift-Z 將 compound clip 填滿整個 window
  • 按 Home 將 play head 移至 clip 頭,按 Space 播片,此時的片可能好震

2. 除震/穩定化處理

  • 在 Browser window 選擇 project -> Share Project -> Master file (default)
  • Video Codec: Apple ProRes 422 -> 匯出
  • 建立另一 Event (4k 30p),匯入剛才生成的 ProRes 檔
  • 揀選剛匯入的 ProRes 檔,按 E 鍵放入 project timeline 末端
  • 按 Shift-Z 將影片填滿整個 window
  • 點選影片,在 Inspector window 剔選 Stabilization,先待電腦完成分析
  • 試播影片看是否穩定及是否正常
  • 如不理想,將 Method 改為 InertiaCam,Smoothing參數改為 1.1 – 1.2
  • 待 rendering 完成後再試播
  • 在 Inspector window 的 Transform,Scale(All) 改為 115%-120%

3. 減速及順滑化處理

  • 可以先加音樂看看效果
  • 如認為太快,將影片速度減半
  • 試播影片,減速後的影片一定會好窒
  • Video Quality -> Frame Blending 或 Optical Flow
  • 一般來說,Optical Flow 的順滑化效果比較理想 (處理時間較長)

恭喜!終於完成處理了!

航拍心得分享(7):如何後制一條 hyperlapse-無痛減閃爍處理

如大家沒有 Mac 機,或者拍出來的 hyperlapse 有閃爍 (flickering) 現象,請繼續收看第 7 集。

解決了第 6 集使用 FCP 砌 hyperlapse 的 3 個問題:

1. 如果沒有 Mac 機,Windows 機可選擇甚麼軟件砌 hyperlapse?

2. 即使有 Mac 機及 FCP,但不想做咁多個 step,有否無痛處理?

3. 砌出來的 hyperlapse 有時出現閃爍,可以怎樣做?

航拍心得分享(7) 的摘要:

 1. TLDF 有Windows 版 (HKD 219) 及 Mac 版 (HKD 238)

 2. 可以將 Hyperlapse 相片嵌成 Hyperlapse 影片

  • 不支援 DNG 檔,要先轉為 JPG 、PNG 或 TIFF 才可匯入
  • 提供抗閃爍 (DeFlicker) 及 降噪功能 (Noise Reduction)
  • 抗閃爍方式包括 Lighten 及 Average (預設),可取樣 2-7張相片
  • 輸出可選擇 H.264, H.265 (HEVC), ProRes 422, ProRes 422 HQ, ProRes 4444
  • 色域輸出支援 Rec.709 (sRGB), P3, Rec.2020
  • 解像度支援 720p, 1080p, 1440p, 4k, 6k
  • Frame rate 只支援 10, 23.976, 24, 25, 29.97, 30, 不支援 60fps

較佳做法:如在拍攝時能確保快門速度不多於 1/30,出現閃爍的機會較低。

示範影片-東海岸風景線:

示範影片-貨櫃碼頭:

示範影片-大帽山雲海日出:

示範影片- 大帽山雲瀑:

示範影片-吐露港海霧:

如果未看過之前3集分享的話,請也看之前的分享:

第1及第2集:時間的掌握、你段片有幾趕客?

第3集: 環境分析、拍攝技巧及後制要點

小弟會不時於YouTube 頻道新增航拍心得分享。如想學習更多的相片及影片後制技術,請訂閱小弟的 YouTube 頻道,讚好、留言、分享並廣傳開去!

所有航拍心得分享

筆者的航拍精華影片

小弟的 blog

YouTube 頻道

Flickr 相片

Fujifilm X-Photographer

Facebook group (加入前請細閱及同意群組規則): 
Mavic Air 2 及 Mavic 2 HK User Group 香港

廣告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