攝影人的天堂-冰島

說起冰島這個地方,大家不禁憶起2008年金融海嘯後,這個國家幾乎破產,欠債500億歐羅,是國內生產總值(GDP)的7倍,股市亦曾大瀉9成,但經濟並未有從此一蹶不振。2011年後,冰島大力發展旅遊業,取得了驕人的成果,現時經濟已全面回復。

冰島比香港大100倍,人口却只得33萬。大部份遊客會選擇夏天到訪,幾乎24小時都看得見太陽,亦即是所謂的「午夜太陽」,適宜作環島旅遊。如想欣賞北極光,則應選擇冬天到訪。筆者於2016年11月下旬到冰島攝影旅遊,於每個重要景點逗留2-3天,全個旅程共11天。冰島的天氣很不穩定,當地人有句說話是「如對現時的天氣不滿,多等5分鐘吧」,寓意冰島的天氣變化得很快。

除非有很多時間,否則不宜於冬天作環島遊。否則,最壞的情況是每個地點都到過,但不幸地每個地點的天氣都不適合拍攝,拍不到好的照片。以下將介紹其中幾個景點。

1. 雷克雅維克 Reykjavik

冰島的首都是雷克雅維克 Reykjavík位於冰島的西面。當天抵達時已3時多。以11月底來說,已差不多黃昏了,先到 Solfar Sculpture (Sun Voyager) 拍晚霞。使用超廣角鏡近攝,活像一隻叉叉怪。

提示:此文的圖片click下去之後,會於另一視窗開啟高清大圖。用手機看的話未必能分辨,建議使用電腦螢幕觀賞。

iceland-22

冰島的天色與亞洲地方很不同,冬日的太陽整天都是低掛。晴天的時候,整天也是偏粉紅色的。但如果夏天去冰島,由於太陽整天也是高掛,便沒有這個特色了。

當晚到了首都東北面的小山區碰運氣,畢生人第一次看到極光,還要是第一晚的旅程便看到了,真的非常好運,非常感恩!

aurora-1

極光的強度分為0-9級,當地人說5級已算十分罕見了。上圖的大約為3級,肉眼已能看到,像微風下搖擺的窗紗。相機拍攝的話盡量使用大光圈的鏡頭,視乎極光的強度調整快門時間,時間越短越好。筆者使用 Fujifilm X-T2 相機,鏡頭為 XF16mm F1.4 (相當於全片福的 24mm),使用 ISO 800、全開光圈 f/1.4、8秒曝光。拍到幾條螺旋形極光,綠色以外還看得到粉紅色,分分秒秒都在變化。

山上有一座小小的教堂,可惜抵達時的極光強度已跌至2級以下,只能拍到淡淡的極光。

iceland-21

2. 比亞德納赫本 Bjarnarhöfn

酷愛冰島這個地方
性感的彎彎公路
迷人的冰封山脈
空氣是多麼的清新
水源是多麼的潔淨
連可樂都是全世界最好味的
在11月下旬
太陽總是低低掛
塗上了迷人的粉紅色
總是停不了的 magic moment

iceland-2

一切實在來得太美好了!上圖 crop 為 16:9 後,已成為了筆者桌面電腦的 wallpaper 哩!

駛近一點還可看到山下的冰島馬。冰島馬很友善、溫馴、熱情及有自信。冰島馬有五種步態,除了一般的行走、快跑及慢走外,也有額外的兩種步態。其中一種是飛跑,一般會在比賽時使用,速度快而且流暢,可以高達每小時30公里。

iceland-5

如果你們有乖乖的點擊每一張圖片的話,便可看到各圖的 EXIF 資訊。你會發現此區的圖片大部份都是用 70-200mm 焦段拍攝的 (Fujifilm XF50-140mm F2.8)。對於地廣人稀的冰島來說,長焦鏡是當如標準鏡般使用的。

到達冰島的天空之鏡了!

iceland-9

要納入湖中的雪山倒影,需轉用標準鏡 (Fujifilm XF16-55mm F2.8)。

坐在旅遊巴內
反正沒有事做
不要介意擋風玻璃是否污穢
只要值得拍的
便跑到車頭座位拍下吧!
ISO及快門要推高一點啊!

iceland-3

環繞整個冰島的公路稱為環島公路一號 (Route 1)。這是冰島最繁忙的公路,單線雙程行車,曾發生多宗攝影人於公路上影相時捱撞的事件。當地導遊會勸籲大家拍照時必須遠離公路,千萬不要站在路中央拍照。上圖是於車內隔著擋風玻璃拍過去的,當然安全啦!

3. 斯奈山半島 Snæfellsnes

斯奈山半島的名勝是教會山 Kirkjufell 及教會山瀑布 Kirkjufellsfoss,由於山頂尖尖似草帽,故又稱為草帽山。此山頗為陡峭,不會爬上去的。只會到對面的教會山瀑布,行上去的路有點跣腳,必須穿上鞋爪。

iceland-4

該天筆者使用 Pentax K-1 相機及 DFA 15-30mm F2.8 超廣角鏡,還掛上 LEE GND 0.9 及 CPL 濾鏡。

iceland-18

放大至 100%,還可清晰看到瀑布旁長滿了晶瑩剔透的冰柱。

iceland-18d

晚上還可拍到 S 形極光及其倒影,當晚的極光強度達3-4級啊!

aurora-2

一圈一圈地圍繞著草帽山的環迴北極光,可稍為下調色溫以減退極光的綠色。

aurora-4a

4. 維克 Vik

維克 Vik 是冰島最南方的一個小鎮,人口只得三百多人。事實上,除首都外,很少會在路上看到當地人的。雖然天陰,但雲隙中的陽光正好造就了火燒雲。

iceland-14

維克的景點是附近的黑沙灘 Reynisfjara Beach。那處的沙是黑色的,是火山溶岩的遺物。

冰島黑沙灘位於冰島的最南端,風高浪急,風速一般達 18m/s (即 65km/h) 的烈風或以上,逆風時寸步難行。此處是一個相機墳墓,不少人影浪時試過被突如其來的巨浪浸壞相機,甚至有人被巨浪捲走!即使筆者穿著了水靴,因浪太高的關係,連水靴也會入水,故此類慢快門相片確實是得來不易的。

iceland-13

要將巨浪拍得如絲一般滑,時間的掌握十分重要,需待水浸過腳開始水退後才按下快門,快門速度為2至3秒左右。

5. 傑古沙龍冰河湖 Jökulsárlón

傑古沙龍冰河湖 Jökulsárlón 位於冰島的東南方。日落 magic 長達兩個多小時。下圖有一隻歸巢中的冰晶天鵝,你們看得見嗎?

iceland-swan-retouch

有看過超人這套電影嗎?超人的秘密是綠色的 Kryptonite,原來傑古沙龍冰河也能找到。說穿了其實是筆者在小山丘上目睹一片冰塊,由於陽光照射的多重反光下變為綠色,於是用長焦鏡拍下了。

iceland-20

晚上還可拍到冰湖上的極光啊!

aurora-5

6. 鑽石沙灘 Diamond Beach

筆者與一般人無異,都是看過「毒照」後,中了劇毒才立心到冰島旅遊的(很貴啊~)。令筆者中毒的不是極光相,反而是慢快門下的浮冰。

Diamond Beach 位於傑古沙龍冰河湖通往海洋的河口處,是一個必到的景點。筆者於傑古沙龍附近停留了3天,雖然只得其中一天最適合拍攝,已算十分幸運了。有陽光與沒有陽光下的拍攝,效果上有很大的差異。

與黑沙灘一樣,需穿水靴到岸邊拍攝的。要留心湧浪,不要讓相機或鏡頭入水。

iceland-10

iceland-12

待水退時才按下快門,快門速度大約是2秒左右。以上兩張照片,一張是避開太陽,而另一張是看得見太陽的,各有長短。兩張均有使用 LEE GND 0.9 濾鏡減光。

iceland-demo-after

上圖除了透光的浮冰外,還可看到浮冰上的巨型螺旋雲。浮冰旁的水絲需待潮水湧來時按快門,試了很多次,要按下的時間及快門速度皆剛剛好才有此效果,快門速度為 1/3 秒。

找一塊如巨鑽一般大的冰塊,坐上去看日出也是賞心樂事吧! (其實一點也不樂,屁股很凍的~)

iceland-23

離開傑古沙龍冰河湖後,原本是往飛機殘骸拍攝的。通往該處的道路由2016年起已遭封鎖並禁止行車,必須步行 4km 才可前往。可惜當天刮起了大風雪,在風雪下,來回共步行 8km 是有一定風險的,為安全起見,與飛機殘骸無緣了。

返回首都附近,到了國際級的藍湖溫泉 Blue Lagoon 享受一下,之後便啟程返回香港。

此行冰島之旅十分充實、十分奇妙、而且十分深刻!這是一個考驗攝影人的地方,當中涉及了不同的攝影技巧,是一個很好的試練之地。

我的攝影師傅說過:「沒有世界級的攝影師,只有世界級的美景!」

冰島,我一定會再回來的!

Flickr 相簿:

https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mikegor/albums/72157672967312474